談到大稻埕的繁榮,可從清末說起,
當時清廷與列強簽訂條約,
開放了安平、淡水等國際通商港口,
北部起卸碼頭則還包含艋舺與大稻埕,
但艋舺港淤積河沙漸漸沒落,
大稻埕便取代艋舺,
主要做茶葉的進出口,
成為北台灣的商業貿易中心。
商業的繁榮一直到了日治時代,
此時日本政府改制行政區域,
便將大稻埕區分為幾個「町」,
其中永樂町的永樂町通就是現在有名的「迪化街」。
除了茶葉買賣,南北貨的批發業也開始蓬勃,
隨後加上中藥、布匹的買賣,
人潮往返絡繹不絕,
尤其是在紡織業的部分,
永樂市場與周邊布行更是台灣的經濟起飛的重要推手。
今日的大稻埕雖然不及以往繁榮,
卻仍緊密的與民眾的生活連結,
除了每年年節時分熱鬧非凡的年貨大街,
現在更有許多新興文創產業進駐老屋,
為有些閒置已久的老屋注入新生命。
接下來幾天,
黃西裝男將帶大家一起探訪這附近的可愛老屋喔!
(可是可以不要站在馬路中間嗎?)
下載老屋顏App,
蓋一間屬於自己回憶中的老房子吧!
iPhone, iPad用戶請點連結下載:
https://itunes.apple.com/tw/app/lao-wu-yan/id687670037…